近期,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完成2025年中央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对标评估工作。经审定,A级企业33家,名单如下:
近年来,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推动中央企业深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变革,积极打造精益化、协同化、国际化、智慧化、绿色化现代供应链,着力培育新增长点、形成新动能,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力支撑。
将供应链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,加快实施企业供应链一体化战略,优化升级供应链信息、物流、人才、资金、技术等关键要素,推动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。
中粮集团充分发挥农粮食品行业领军作用,创新实施战略采购七步法,推动降低汽运物流成本,赋能物流管理能力提升,率先开创汽运物流集采全国一盘棋新格局。中国五矿建立数字驱动下的国有企业供应链控制塔管理模型,系统解决国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孤岛与响应滞后等问题,为国企构建自感知、自决策、自优化的智能供应链体系提供了系统方法论。中核集团打破传统的三级采购管控模式,建立两级集中采购管理体系,将采购业务法人主体从1600余家压缩至16家,厘清管、办、用权责边界,做到看清三级、管住二级。航天科技创造性提出以质量为中心的全级次供应商管理理念,构建覆盖集团公司、院、厂所和型号任务三横一纵的供应商管理新体系,实现航天型号供应商全领域、全级次、全过程、全要素管理。中国石油构建管理、用户、供应商三方联动评价体系,从采购计划完成度、产品质量、交付时效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,驱动管理决策优化与业务流程改进,持续提升供应链精益化管理成效。
积极探索跨行业跨领域协作新模式,引导各类企业加入供应链生态网络,鼓励中央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推动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、上下游企业共赢的供应链良好生态。
中国移动开发建设供应链管理驾驶舱,构建综合管理、运营分析、合规管控、电商运营、供应商管理、质量管理、物流管理、供应地图八大核心视图,实现了供应链全流程管理一屏统览。中国宝武充分发挥钢铁基地位置优势和不同区域的物流特点,积极推进湛江区域、舟山区域和长江沿线各钢铁基地远洋外轮协同联动,最大程度提高远洋外轮直进比例和减载进江比例,降低钢铁基地物流配送成本。中国石化联合中国石油、中国海油、中国中化3家央企,按照依法合规、资源共享、互利互惠、共同发展的原则,围绕34个试点品种开展联合采购,累计采购金额211.02亿元,节约采购资金26.04亿元。中国能建发挥链长作用,牵头实施建筑央企钢筋、水泥、沥青等大宗物资区域联合采购,已完成1746万吨钢筋、2158万吨水泥采购,提升采购效率的同时,大幅降低采购成本。中国船舶持续优化仓储加工配送空间规划,设置仓储加工配送中心,建成协同、高效的船海产业大宗物资供应链服务网络,实现船板分段供应、造船工序前移、高效精准配送。
强化中央企业资源、技术、装备支撑,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及海内外供应网络建设,拓展同主要贸易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渠道,实现资源、产品和技术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和目标市场的多样化。
中广核建立天然铀产、运、储、销体系,打通核燃料国内、国外多元化供应渠道,实现国内、国外浓缩铀、组件供应双循环,持续夯实核燃料产业链、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。中交集团持续深化与中化、中粮、五矿等央企贸易合作,将国外货币转换成芝麻、大豆、石英砂、铜矿等资源,进口到国内后转化为人民币,有力服务一带一路贸易双循环格局。中国中车集团建立矩阵式链长履职工作体系,完善子产业链和子链长赛马机制,编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的四色图 五清单,持续推动基础固链、技术补链、优化塑链、融合强链。华润集团依托链博会、进博会等载体,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供应商达成合作,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,带动约50家上下游供应商组团出海,国际化供应链建设成效凸显。
文章推荐:
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25年中央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对标评估a级企业名单
包钢捷联公司2025年9月第一次废钢铁邀请询价-边角余料压块成交结果公示